李强教授作“计算社会科学交叉能力提升项目之名师讲座”第四讲——“大数据与计算社会科学”
作者: 发布日期:2024-11-05 点击数:
2024年10月24日,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和计算机学院主办,联合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及人文社科相关院系共同组织实施的“计算社会科学交叉能力提升项目之名师讲座”第四场讲座开讲。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发展规划部部长、社会科学部部长,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的李强教授以“大数据与计算社会科学”为主题做了精彩报告。
计算社会科学交叉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计算机学院王腾蛟教授主持了讲座,并与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公室杨一国老师共同为李强教授颁发“计算社会科学交叉能力提升项目名师讲座”主讲人聘书。
聘书颁发环节
李强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从传统调查数据入手,详细介绍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等大型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他强调,这些数据不仅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通过精细的数据解析与深入的案例探讨,李强教授不仅让听众领略到量化社会科学的魅力,更激发了对未来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思考。
李强教授作报告
接着,李强教授将重点转向态度变迁和思维方式的记录研究。他提出,这一领域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大数据及相关信息技术平台,系统回顾和考察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中概念与话语体系的演变,描述中国社会思潮的总体面貌及其基本演变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李强教授详细介绍了利用大数据技术记录和分析社会变迁的方法。他以“中国人的国际观”研究项目为例,展示了从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他讲解了情感分析、主题分析等计算社会科学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听众对这些方法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
李强教授作报告
在讲座的尾声,李强教授再次强调了社会科学研究积极拥抱新技术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科技环境下,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极大地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李强教授鼓励在场的学生和学者积极参与跨学科合作,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深化学科交叉合作,以实现创新突破。